背景:
随着法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环境的日益复杂,银行风险管理和法律诉讼需求日益激增。面对这些挑战,银行业与司法调解之间亟需更有效的协作方式,减轻法院压力、提升纠纷解决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为此,在攸县人民法院的支持下,攸县农商银行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于2022年4月成立县域首家诉源治理工作站,依托司法资源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大力推进金融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建设,将大量金融类纠纷化解在诉前,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便捷、高效解决金融纠纷作出积极探索。
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高位推动。攸县农商银行将深化诉源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诉源治理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合规风险部,将诉源治理与业务发展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围绕诉前化解指导、以案促调、快速调解、协议履行等重点,协同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与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立金融案件电子化、前置式、集约化送达模式,助力诉源治理高效运行。采用金融案件模块化、专业化、要素式速裁办理方式,精准分流,因案施策,促使金融纠纷前置化解,为县域金融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配优配强力量。攸县人民法院精心选派四名有责任心、懂法律、善调解、经验丰富的专业调解骨干常驻诉源治理工作站办公,重点打造“1名退休法官+1名调解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专业速裁团队模式。确定“速调、速立、速送、速审、速裁”的工作标准,制定“诉前调解先行—司法确认保障调解成果—诉讼服务断后”的详细诉调转换流程。由速裁团队与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进行一对一对接,为诉源治理工作提供法律专业指导,通过一个审判团队对同类案件一抓到底,实现诉源治理和简案速裁的紧密结合,有效提升金融调解专业化程度,为辖区金融纠纷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便捷、高效、公正的金融纠纷解决渠道。成立以来,诉调治理工作站调解协议提交司法确认案件4138件,平均审理周期不超过10日。
三是强化机制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在诉源治理工作站,我行将所有案件全部录入上传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由法院工作人员和专业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后及时引导司法确认,未调解成功优先适用速裁程序审结,做到诉前快调到案件快审的紧密结合,切实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同时,诉源治理工作站采取线下面对面调解和线上音视频工作室远程调解相结合的方式,当事人可根据需求选择调解方式,将协商、调解、诉讼等纠纷化解方式充分对接,将委托调解、司法确认、立案诉讼等流程融会贯通,提供“非诉+诉讼”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提升金融纠纷化解效果、节约纠纷解决成本,有效促进县域金融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四是强化责任考核,推动工作落实。自诉源治理工作站成立以来,我行高度重视诉前调解工作,并将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为确保支行切实履行诉调职责,实施严格的经济处罚和绩效扣减措施,同时完善计件工资制度,对成功调解的案件给予相应奖励。针对已签订还款协议的客户,我行建立动态跟踪管理机制,确保客户按期履行还款义务,从而有效提升协议的执行效力。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推动了诉前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成效:
一是缓解了诉讼压力。截至2023年12月末,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268件(2022年531件、2023年737件),涉及诉调金额12255万元,其中通过诉前调解成功收回表外不良贷款本息871万元,大大降低了案件诉讼率,有效地减缓了诉讼压力。
二是提升了解纷效率。诉源治理工作站依托“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特性,提高了金融案件处理效率,缓解了当事人等待压力,减轻了司法资源负担,增强了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让金融纠纷案件审理工作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有效推进了司法系统的现代化进程。
三是节约了社会资源。通过简化诉讼程序,显著降低了当事人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截至2023年12月末,共为当事人节约了114万元的诉讼费用,有效保障了当事人权益,实现了省心、省时、省钱的三重目标。同时为司法部门也节约了资源,进一步提高了司法公信力和效能。
四是构建了和谐生态。通过利用诉前调解解决金融纠纷,当事人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基础上,可通过对话沟通柔性解决分歧,促进快速和解。在问题初期便消除潜在矛盾,防止小矛盾发酵升级,从而建立起互利双赢与长期和谐的客户关系。
Copyright © 湖南攸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传真:0731-24214412 湘ICP备2021013244号-2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办事处交通北路110号 邮编:412300